澜洁头条澜洁头条

普陀区疾控中心流调队用“四力”诠释专业“实力”

原标题:普陀区疾控中心流调队用“四力”诠释专业“实力”

“疾控同志可不是四力只有体力好,跟新冠变异种比快,普陀我们靠的区疾穿书年代,女配携科技以身许国是脑力、眼力、控中耐力和亲和力!心流”自3月1日上海发布普陀区第一例奥密克戎本地病例以来,调队普陀区疾控中心流调队第一时间升级“战术”“装备”,用诠业实将火力调至全开状态,释专与狡诈多变的四力“敌人”展开了新的较量。

普陀疾控中心流调队凭借着他们的普陀脑力、眼力、区疾耐力和亲和力,控中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2800余人、心流密接的调队密接7000余人、筛查人员3000余人,用诠业实穿书年代,女配携科技以身许国排查场所350多个,连续工作时最长达60小时。

论脑力,专业是最大的底气

2小时标准化作业;由大到小,批量处理,效率第一;地址、动线、出入口、目前状态,关键要素清晰……快、狠、准,是普陀疾控流调队员的专业素养。

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排查对象数量的上升,每个人都要单独负责一个场所的流调,这对每个流调队员的“单兵作战”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。为了提升新进人员的独立行动能力,普陀区疾控中心在常态化理论授课和技能比武的基础上,增加了老带新的“组合式”教学。

一方面,选拔各业务科室年轻同志充实流调梯队,开展全覆盖培训,使一队、二队都具备基本业务知识;另一方面,安排一名老队员带一名新队员,通过3-4轮约20余个场所的实战,使新同志快速成长。目前,流调队里的一些“特种兵”们甚至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从现场排查、采样、消杀的“一条龙”工作流程。

有了专业底气,普陀疾控的70多名流调队员得以分为A、B两组,形成2个“作战单元”,24小时不间断轮流排查。必要的时候,还能集中力量一起追踪疫情。

拼眼力,穿上尿不湿去看监控

流调队员们每次出行动,都会带上一个大大的行李箱,这是标准化的“流调包”,他们称这个是自己的“全部家当”。打开箱子一看,才发现里面除了各类不同等级防护装备外,居然还有一片片的成人纸尿裤。

一位正要走入封控小区的流调女孩介绍说,“我们不用带水,也不敢多喝水,每次看监控一看就是4-5个小时,怕影响进度,能不上厕所就不上了,部分同事还会穿上尿不湿。”

谁能想到,做疫情流调,不仅费腿还费眼睛。流调队的老队员刘慧想起最近有过的几次流调经历,最伤神的竟然都是在监控室里。“有些商场和菜场的监控室,在狭窄的过道中,只能容一个人通过。有一回,我把自己折成S形在一个角度刁钻的监控器上看了几个小时,无奈那个地方还正好是个油烟排气口。等我回来,身上味道大得像吃了几顿烧烤。”

比耐力,电话流调也是一场“马拉松”

流行病的调查,有分现场和电话两种。相比冲到一线实地查看的那种方式,坐在话机前一调查就是一天的线上流调,才更检验流调队员的耐力。

一个流调电话2小时起,一个人一天至少打5个电话,遇到不识字的老人或者不熟悉上海道路的外来游客,就会更慢。流调队员们常常是插着充电器打电话,耳朵发烫了也没法放下。在队员魏巍的朋友圈里,曾发布了这样一条小动态——不到月底,单手机打出的流调通话时长已达1297分钟,还不算在办公室里使用座机的那些。但普陀疾控的这些队员们深知,如果因为嗓子哑了,问得累了,放过一些细节,就很可能导致病毒的进一步传播。

为了确保电话流调信息的精准真实,普陀疾控的流调队还练出了“刑侦”的本事,对相同问题跳开换方式进行反复询问,或采用地图测距预判流调对象移动点之间的时间进行对比,帮助电话那头的人们更好地回忆轨迹,捕捉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关键信息。

有亲和力,“硬核”队伍里却藏着“温柔心”

两年多来不问日夜、不计寒暑、不论风雨的流调,树立了这支队伍的“硬核”形象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“铁汉”也有“柔情”面。在一次次的流调中,被“叨扰”到的排查对象们,不仅没有责怪他们,反而成为了他们的朋友,更有一些加入了这座城市“守护者”的队伍。

“虽然开展心理服务不是我们的本职,但我们觉得除了冷冰冰地执行防疫政策外,尽己所能解答流调对象疑惑、缓解焦虑、给予关怀,也能帮助流调工作开展,帮助不幸‘中招’的人们回归生活。”流调队党员桑灏说,“曾经有一位被确诊的阿姨,在我们工作人员的悉心安慰和专业解释下,逐渐走出了阴霾,还主动报名成为社区防控的志愿者。”

(王佳燕)

赞(573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澜洁头条 » 普陀区疾控中心流调队用“四力”诠释专业“实力”